【迪士尼看好串流市場,在 Disney+ 大幅推出獨家內容】
#迪士尼 #漫威 #皮克斯 #盧卡司影業 #星際大戰
華特迪士尼公司今日於投資者大會上宣佈,將大力拓展旗下 Disney+ 串流平台的獨家內容,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新增 10 部星戰影集作品、10 漫威宇宙影集作品、15 部迪士尼/皮克斯電影,以及 15 部迪士尼/皮克斯影集。部份將會有院線上映計畫,但大部分都會轉往 Disney+ 作為獨家或同步上線管道。明年三月的《尋龍使者:拉雅》動畫電影,就將與戲院實體上映日同步開放串流,但與華納的 HBO Max 模式不同的是,Disney+ 訂閱者仍須額外支付 $29.99 美元,才能搶先在 Disney+ 觀賞本片(《花木蘭》模式)。
迪士尼宣佈目前 Disney+ 已有超越一億三千萬名訂閱戶,遠遠超過原先期待。因此,他們也訂下 2024 三億訂閱戶的新目標,同時也將會在更多國際市場推出 Disney+ 服務,以及新創子品牌「Star」,以涵蓋美國境內平台 Hulu、FX,以及二十世紀影業等較適合成人的內容作品。「Star」會於 2021 春季於歐洲等地開始內嵌於 Disney+,也將使 Disney+ 的內容翻倍。亞洲市場也會陸續推出支援 Disney+ 和 Star,包含 2021 後期的香港、日本、南韓。屆時台灣市場能否同步跟進,也令人期待。
-
以下節錄本次大會上預告,迪士尼旗下品牌近年內預計推出的作品:
-
※【盧卡斯影業】Lucasfilm Studios
【影集】《曼達洛人2》,現正於 Disney+ 串流
【影集】《Rangers of the New Republic》,《曼達洛人》番外篇
【影集】《Ahsoka》,《曼達洛人》番外篇
【影集】《Andor》,《俠盜一號》番外篇
【影集】《歐比萬克諾比》,《星戰3》事件十年後的故事,伊旺麥奎格與海登克里斯坦森回歸,分別飾演歐比萬以及安納金/黑武士
【影集】《Star Wars: The Bad Batch》,星戰動畫影集
【影集】《Star Wars: Visions》,日本動畫師製作的動畫短片系列
【影集】《Lando》,藍道外傳
【影集】《The Acolyte》聚焦在黑暗勢力祕密的驚悚懸疑劇
【影集】《A Droid Story》,由機器人 R2-D2 和 C-3PO 搭檔新機器人主角
【影集】《Willow》,Warwick Davis主演,《瘋狂亞洲富豪》朱浩偉執導(2022)
【電影】《印第安納瓊斯5》,哈里遜福特主演,《賽道狂人》James Mangold執導(2022七月)
【電影】《血與骨的孩子》,小說改編,一名非洲少女的成長冒險故事
【電影】未命名星際大戰電影,《兔嘲男孩》Taika Waititi 執導
【電影】《Rogue Squadron》(俠盜小隊),由《神力女超人》Patty Jenkins 執導(2023十二月)
-
※【迪士尼影業】Disney Studios
【電影】《曼哈頓奇緣2》(艾美亞當斯回歸主演)、《修女也瘋狂3》(琥碧戈柏回歸主演)、《Hocus Pocus 2》、《Three Men and a Baby》(柴克艾弗隆主演)、《Safety》、《Flora and Ulysses》、《Cheaper by the Dozen》、《Diary of a Wimpy Kid》(動畫)、《Ice Age Adventures of Buck Wild》(《冰原歷險記》番外篇)、《博物館驚魂夜》動畫版番外篇等,都直上 Disney+
【電影】《叢林奇航》,巨石強森、艾蜜莉布朗主演(2021七月上映)
【電影】《獅子王》前傳,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Barry Jenkins執導,漢斯季默、菲董、Nicholas Britell 協力配樂
【電影】《小美人魚》真人版,《芝加哥》Rob Marshall 執導,Alan Menken & Lin-Manuel Miranda 協力配樂
【電影】《奇奇與蒂蒂》半真人版,John Mulaney 與《荒唐分局》Adam Samberg 主演
【電影】《小木偶皮諾丘》真人版,《阿甘正傳》Robert Zemeckis 執導,湯姆漢克斯主演
【電影】《彼得潘與溫蒂》真人版,《鬼魅浮生》David Lowery 執導,裘德洛飾演虎克船長
-
※【迪士尼動畫】Disney Animations
【電影】《尋龍使者:拉雅》2021三月同步上戲院與Disney+(額外付費)
【電影】哥倫比亞魔法故事《Encanto》,Lin-Manuel Miranda配樂
【影集】《杯麵+》、《動物方城市+》、《公主與青蛙》、非洲科幻劇《Iwájú》(2022);《海洋奇緣》(2023)
-
※【皮克斯動畫】Pixar Animations
【影集】《Inside Pixar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幕後紀錄片
【影集】《Pixar Popcorn》皮克斯知名角色們回歸出演短片集錦
【影集】《Dug Days》,《天外奇蹟》的狗狗番外篇(2021秋季)
【影集】汽車總動員番外篇(2022秋季)
【影集】《Win or Lose》新創內容,一個中學壘球隊的故事
【電影】《Luca》新創內容,義大利鄉間男孩的冒險故事(2021六月)
【電影】《Turning Red》會變身為小貓熊的女孩故事,奧斯卡得獎短片《包子》導演石之予的首部長片(2022三月)
【電影】《Lightyear》巴斯光年前傳,美隊 Chris Evans 配音(2022六月)
-
※【漫威影業】Marvel Studios
【影集】《汪達與幻視》(2021一月)
【電影】《奇異博士2》(2022三月上映)
【影集】《獵鷹與酷寒戰士》(2021三月)
【電影】《黑寡婦》(2021五月上映)
【影集】《洛基》(2021五月)
【影集】《What If...》動畫系列(2021夏天)
【電影】《上氣》(2021七月上映)
【影集】《Ms. Marvel》驚奇小姐(2021年底)
【電影】《驚奇隊長2》(2022十一月上映)
【電影】《永恆族》由《游牧人生》趙婷執導
【影集】《鷹眼》Jeremy Renner 與《歌喉讚2》海莉史坦菲德主演
【影集】《女浩克》由《黑色孤兒》Tatiana Maslany 主演
【影集】《Moon Knight》一位複雜的蒙面英雄的故事
【影集】《Secret Invasion》福瑞隊長與《驚奇隊長》班曼德爾森的故事
【影集】《Ironheart》一個裝甲設計師的故事
【影集】《Armor Wars》唐奇頓以戰爭機器回歸,《鋼鐵人》延伸宇宙
【電影】《星際異工隊:聖誕節特別篇》詹姆斯岡恩回歸執導(2022聖誕節)
【影集】《I Am Groot》寶寶格魯特與快樂夥伴的影集故事
【電影】《雷神索爾:愛與雷電》娜塔力波曼、克里斯汀貝爾加持(2022五月上映)
【電影】《刀鋒戰士》重啟,《幸福綠皮書》Mahershala Ali 主演
【電影】《蟻人與黃蜂女:量子瘋狂》,四名主演全數回歸,新增《換人殺砍砍》Kathryn Newton 與《誓血五人組》Jonathan Majors
【電影】《黑豹2》原班導演與演員回歸,但將不會另外找人飾演黑豹一角(2022六月上映)
【電影】《驚奇4超人》重啟,由新版《蜘蛛人》系列導演 Jon Watts 執導
-
#迪士尼宇宙
完整新聞稿請見:
https://thewaltdisneycompany.com/the-walt-disney-company-surpasses-137-million-paid-subscriptions-across-its-direct-to-consumer-services-shattering-previous-guidance-increases-paid-subscriptions-target-to-300-350-million-by/
詹姆斯 卡 麥 隆 紀錄片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
【漫威:超級英雄王國】
【置死地而後生的領悟】
雖然漫威(Marvel)電影當前蔚為風行,但有多少人知道當前這個巨大的英雄電影王國,曾有窘迫潦倒的過去?甚至還為了解決債務問題,還將公司辦公室的門拆下來變賣?
紀錄片《漫威:超級英雄王國》將漫威從曾經風光到一敗塗地、再度崛起成為英雄電影霸主的過程娓娓道盡,讓世人一窺漫威風光背景之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血淚。整部紀錄片分成幾個區塊,一開始先探討漫威影業的興衰,在過來延伸到英雄漫畫具備的藝術拍賣價值,接著探討紐約與漫威總部的地緣關係,最後在做一次總結與未來的期許。
【短視近利的行銷】
台灣人對於「漫畫」存在了許多的成見,不入流的、不登大雅之堂的、幼稚的,種種形容詞將漫畫貶成低階的娛樂形式。美國的英雄漫畫在早期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問題,它們起先被認為只不過是青少年的讀物,不是一種風雅的消遣,然而DC漫畫搶先漫威(Marvel)創作了以成人市場取向的英雄漫畫,才稍微扭轉了這樣的趨勢。很多成人並不怎麼關心英雄漫畫的故事內容,投資人併購漫威只是因為知道它可以賺錢,當漫威的未來被交付到這種人的手上,其未來的慘烈結果也就不難想像。
1989年美國富豪羅納德裴雷曼(Ronald Perelman)以八千兩百五十萬美金買下了漫威娛樂集團,剛好迎頭趕上英雄漫畫收集的熱潮,然而過度的野心膨脹終究讓漫威於1996年宣告破產。投資人買下漫威不是因為真心喜歡漫畫,他只是知道漫威可以「賺錢」,甚至還以為買下漫威可以買到《超人》的版權,後來才發現那是DC的英雄漫畫。
紀錄片曾有訪談者講過一句話,當時漫威分成兩種階級,一種是西裝階級,另一種就是創作家。西裝階級的人只關心怎麼賣出自己的漫畫,實行各種粗暴而廉價的行銷策略,例如當時漫威漫畫作品曾經被分成許多不同封面版本來販售,有些版本售價還相當高,結果就是嚇跑了潛在的新顧客。創作家則是維持天真的本性,持續埋頭於創作的熱誠之中,他們始終相信西裝階級的人會解決一切的煩惱,然而他們並不知道,另一階級的人用各種投機行銷的方式,逐漸地將漫畫的靈魂侵蝕殆盡。
人心的反應會誠實地映射於現實的事物上,有心無心,有愛無愛,都騙不了人的,當深具靈魂的創作被消費成沒有情感的空殼,就再也難以打動顧客的心,甚至讓死忠的顧客也帶著噓聲四散而去。經營固然需要務實的想法,但那與價值的剝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於是曾為漫畫工業巨人的漫威就這樣轟然墜地,於1996年宣告破產後一蹶不振了一陣子。眼看漫威又將要被另一頭企業巨獸併購,漫威旗下玩具公司Toy Biz的老闆艾維亞拉(Avi Arad)與合夥人伊薩克培爾穆特(Isaac Perlmutter)及時出手,搶下了漫威的經營權,之後才逐漸往復甦的道路邁進。
【藝術的價值】
紀錄片進一步講述了美國漫畫具備的拍賣藝術價值,這可能是整部影片比較沉悶的地方,然而追求藝術價值的認可是讓美國英雄漫畫拓寬族群的途徑之一。對於數位文化蓬勃發展的當代,或許很少人會重視紙本漫畫的價值,但在過去傳統印刷業還是主流出版形式的時代,當時的紙本收藏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。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,小時候那些陪伴自己長大的漫畫刊物或玩具,等到長大成人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他們送到了資源回收車上,兒童的記憶登時變的毫無價值。但又有多少人知道,這些當初被他們急於丟棄的事物,最終會成為價值不斐的珍寶?當你把曾經陪你成長的那些童年事物以「夥伴」來看待,就會當即領悟它們是珍貴的存在。
因為電子媒體蔚為風行,紙本出版市場以驚人的速度式微,「創作」的價值也相對地產生了些許的質疑。藝術的價值論定很難脫離「物以稀為貴」的準則,過去的藝術品之所以昂貴,是因為它們是原創而不能複製的作品。然而諸如攝影、漫畫等可以大量複製印刷的創作,是否具備同等的藝術價值,這個問題仍舊在爭論之中。但可以確定的是紙本形式的書籍可能會變得稀少而珍貴,漫畫要挑戰藝術的價值,還是無法完全鄙棄傳統的書面出版。
【舊酒裝新瓶的重要意義】
境況逐漸復甦的漫威,開始著手將漫畫給編為電影的計畫。在漫威依然處於氣氛低靡的情況下,《刀鋒戰士》以及《夜魔俠》等漫畫被改編成電影,票房反應還不錯,從此得知漫畫迷還沒有放棄對於英雄電影的期待。之後福斯電影公司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《X戰警》第一部改編電影,同年漫威也重新審視了自己過去創作所有的漫畫作品,大部分的作品發展的年代相當久遠,整個設定長達七十年之多,所以故事的歷史也相當複雜而龐大。為了讓新的讀者能盡快認識英雄人物而不用特地從第一集看起,所以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漫威終極系列(Ultimate Marvel)的漫畫,為每個英雄人物創造新的世界觀,也加入了一些當代的思維。
舊瓶裝新酒,有時是一種必須重視的思維。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必定會捲返大海,但可以讓自己成為另外一波新浪再朝前方湧進。漫威雖然有龐大的漫畫系列,但過於繁雜的故事線很難讓新讀者願意嘗試追本溯源,於是創造了終極系列來加入當代的一些價值觀,讓故事更有當代性。而這也間接助力於漫威電影的發展,終極系列找了電影的編劇來撰寫劇本,所以帶有一些電影感,或許也有助於漫威英雄電影的劇情發展,讓未來的漫威英雄電影兼蓄了經典與新朝代的風格。
這樣的編制方式讓我回想日本歷史悠遠的《機動戰士:鋼彈》,除了有相當經典的0079系列之外,後續還為了新觀眾群設定了各種不同的世界觀,以符合不同年齡層級的喜好,而除了這些後續推出的新系列之外,自1979年開始的0079系列到最近還有繼續發展新的故事,甚至用新技術重製的方式將過去的故事重新詮釋一遍,讓舊世代的回憶繼續展現新的生命力,因此喜愛鋼彈的不同世代就有豐富的話題可以交流。
漫威在當年因為境況潦倒,所以將很多版權賣斷給其他的電影公司,當他們開始要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時,只能再找出版權還在手上的漫畫人物,而這些人物還不一定具有高知名度。例如「漫威宇宙」的第一部作品《鋼鐵人》,當年漫畫作品的知名度就不怎麼響亮,但也因此漫威有很大的空間去嘗試東尼史塔克這個角色,電影中史塔克說的台詞比穿鋼鐵裝的畫面還多,但電影有許多隨興而自由的創作,這是後期漫威宇宙電影系列愈來愈難見的風格。
因為無法靠已具備高知名度的角色製作電影,反而讓漫威有機會去挖掘鮮為人知的角色魅力,被冷落的人物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。除了鋼鐵人之外,後來的《星際異攻隊》與《蟻人》等名聲不顯赫的漫畫人物,在結構逐漸僵化地漫威電影宇宙中適時增添了一些活水,讓整個系列保持了一點原創性的空間。
【紐約:英雄的故鄉】
漫威英雄電影背景時常不脫離紐約,其實這是有典故的。漫威旗下大部分的漫畫家都生活在紐約,因為對於生活圈的熟悉,所以漫畫中對於紐約的描寫就相當有說服力了,或許連說話的方式也都不自覺地流露於漫畫人物的台詞之中。這種強烈的地緣關係,是我未曾加以注意到的部分。創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就是對於現實生活環境的體驗與觀察,例如沒有去過美國的台灣漫畫家,描繪紐約的故事一定會產生明顯的疏離感;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活過的美國人,也只能懵懂的在漫畫人物身上增添一些顯眼的符號象徵,縱然有出現壽司跟武士刀,但還是難掩欲蓋彌彰的生疏揣測。
經典電影動畫《攻殼機動隊》的製作人曾經闡述過,他們製作動畫時就決定將背景設定在近在眼前的東方世界,而不是高樓林立的西方國家,因為東方的文化事物對日本人來說是比較熟悉的,所以能製作出吸引西方人的異國情調。漫威強烈的地緣關係也是相當類似的概念,對於這些食衣住行都緊依著紐約的創作者來說,絕對能描繪出頗具說服力的紐約現象,甚至還能帶入紐約發生的重大時事,例如當年的911慘案便被加入了蜘蛛人的漫畫裡。若對長久居住的城市投入情感,那麼城市的形象也能鮮明的躍然紙上,同樣是創作英雄漫畫的DC出版社就欠缺了這樣的環境,或許漫威搬到了西岸還是能繼續創作英雄漫畫,但其中對於家鄉紐約的描寫可能就此逐漸變調。
【情感:一切成功的基礎】
情感緊依真實而生,真實緊依情感而日久彌新,綜觀紀錄片裡的內容講述了很多這樣的道理。你若對於讀者有設身處地著想的情感,就會找到新舊讀者共同的心願,為經典的英雄賦予新生命,也吸引新讀者來嘗試加入英雄漫畫的大家庭;藝術的價值也是因留戀過去時代美好的情感而生,那些被別人急著拋棄的事物,被一些人謹慎收藏成為珍貴的回憶;因為居住紐約日久生情,漫畫家筆下的紐約也同樣富有真實性。
漫威之所以曾經失敗,是因為曾經被不熱愛漫畫的企業家掌管,因此塌陷的一蹋糊塗,但自從漫威重新審視原先的核心價值之後,才又逐漸走向復興的甦醒道路,並讓創作變得更加大眾化,讓未曾看過漫畫的民眾也能理解這個巨大的世界觀。雖然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高喊情感的重要性,而去忽略了企業經營必須具備的務實思維,但有情感作為一切的基礎,商業的經營有了更多的故事性,更能吸引既有與潛在的顧客。到頭來所有的商業都在「賣故事」,但這個故事能否動人,就端看領導人是否透析過這個世界。
【國內文創的反思】
最後老爹想要稍微抒發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的反思。看完這支紀錄片之後,筆者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日本,動畫與電影的產業發達都要根基於昌盛的紙本娛樂產業,例如漫畫或是小說等類型的作品,有了豐富的文本作品作為基礎,就能發展更完整的影視產業。
若檢視目前好萊塢前二十名的電影票房排名,會發現很多作品都有原作作為改編,除了詹姆斯卡麥隆導演穩坐冠亞軍寶座外,其餘的如哈利波特、復仇者聯盟、鋼鐵人3、侏羅紀世界、魔戒三部曲:王者歸來、007、黑暗騎士以及變形金剛等作品,很多是改編自漫畫或小說的作品。當年宮崎駿向上層提交《風之谷》動畫的企劃案時被打了回票,原因在於「缺乏漫畫原作」作為改編的基礎,因此高層並不放心製作,宮崎駿因而開始在報紙上連載起《風之谷》的漫畫,高層才願意進行動畫的製作。
台灣當前很多動畫前輩在憂心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但其實無論是台灣的漫畫家或是通俗小說的作家,已經創作了許多屬於台灣而且適合改編的作品,只是目前紙本形式的創意產業缺乏臨門一腳的整合能力。然而很多動畫導演前輩似乎很少注意到這個區塊,他們比較不會在意每年書展是哪位作家的簽名會大排長龍,再加上他們心目中動畫只限於低年齡層的想法沒有改變,不敢輕易地上修尺度,所以還是無法輕易突破那道長久的障礙。當年美國DC之所以能擴增客群,就是將英雄漫畫從青少年讀物,擴大到成年人的市場群,我覺得美國英雄漫畫與電影連結的經驗,是值得讓台灣借鏡的。
詹姆斯 卡 麥 隆 紀錄片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【漫威:超級英雄王國】
【置死地而後生的領悟】
雖然漫威(Marvel)電影當前蔚為風行,但有多少人知道當前這個巨大的英雄電影王國,曾有窘迫潦倒的過去?甚至還為了解決債務問題,還將公司辦公室的門拆下來變賣?
紀錄片《漫威:超級英雄王國》將漫威從曾經風光到一敗塗地、再度崛起成為英雄電影霸主的過程娓娓道盡,讓世人一窺漫威風光背景之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血淚。整部紀錄片分成幾個區塊,一開始先探討漫威影業的興衰,在過來延伸到英雄漫畫具備的藝術拍賣價值,接著探討紐約與漫威總部的地緣關係,最後在做一次總結與未來的期許。
【短視近利的行銷】
台灣人對於「漫畫」存在了許多的成見,不入流的、不登大雅之堂的、幼稚的,種種形容詞將漫畫貶成低階的娛樂形式。美國的英雄漫畫在早期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問題,它們起先被認為只不過是青少年的讀物,不是一種風雅的消遣,然而DC漫畫搶先漫威(Marvel)創作了以成人市場取向的英雄漫畫,才稍微扭轉了這樣的趨勢。很多成人並不怎麼關心英雄漫畫的故事內容,投資人併購漫威只是因為知道它可以賺錢,當漫威的未來被交付到這種人的手上,其未來的慘烈結果也就不難想像。
1989年美國富豪羅納德裴雷曼(Ronald Perelman)以八千兩百五十萬美金買下了漫威娛樂集團,剛好迎頭趕上英雄漫畫收集的熱潮,然而過度的野心膨脹終究讓漫威於1996年宣告破產。投資人買下漫威不是因為真心喜歡漫畫,他只是知道漫威可以「賺錢」,甚至還以為買下漫威可以買到《超人》的版權,後來才發現那是DC的英雄漫畫。
紀錄片曾有訪談者講過一句話,當時漫威分成兩種階級,一種是西裝階級,另一種就是創作家。西裝階級的人只關心怎麼賣出自己的漫畫,實行各種粗暴而廉價的行銷策略,例如當時漫威漫畫作品曾經被分成許多不同封面版本來販售,有些版本售價還相當高,結果就是嚇跑了潛在的新顧客。創作家則是維持天真的本性,持續埋頭於創作的熱誠之中,他們始終相信西裝階級的人會解決一切的煩惱,然而他們並不知道,另一階級的人用各種投機行銷的方式,逐漸地將漫畫的靈魂侵蝕殆盡。
人心的反應會誠實地映射於現實的事物上,有心無心,有愛無愛,都騙不了人的,當深具靈魂的創作被消費成沒有情感的空殼,就再也難以打動顧客的心,甚至讓死忠的顧客也帶著噓聲四散而去。經營固然需要務實的想法,但那與價值的剝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於是曾為漫畫工業巨人的漫威就這樣轟然墜地,於1996年宣告破產後一蹶不振了一陣子。眼看漫威又將要被另一頭企業巨獸併購,漫威旗下玩具公司Toy Biz的老闆艾維亞拉(Avi Arad)與合夥人伊薩克培爾穆特(Isaac Perlmutter)及時出手,搶下了漫威的經營權,之後才逐漸往復甦的道路邁進。
【藝術的價值】
紀錄片進一步講述了美國漫畫具備的拍賣藝術價值,這可能是整部影片比較沉悶的地方,然而追求藝術價值的認可是讓美國英雄漫畫拓寬族群的途徑之一。對於數位文化蓬勃發展的當代,或許很少人會重視紙本漫畫的價值,但在過去傳統印刷業還是主流出版形式的時代,當時的紙本收藏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。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,小時候那些陪伴自己長大的漫畫刊物或玩具,等到長大成人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他們送到了資源回收車上,兒童的記憶登時變的毫無價值。但又有多少人知道,這些當初被他們急於丟棄的事物,最終會成為價值不斐的珍寶?當你把曾經陪你成長的那些童年事物以「夥伴」來看待,就會當即領悟它們是珍貴的存在。
因為電子媒體蔚為風行,紙本出版市場以驚人的速度式微,「創作」的價值也相對地產生了些許的質疑。藝術的價值論定很難脫離「物以稀為貴」的準則,過去的藝術品之所以昂貴,是因為它們是原創而不能複製的作品。然而諸如攝影、漫畫等可以大量複製印刷的創作,是否具備同等的藝術價值,這個問題仍舊在爭論之中。但可以確定的是紙本形式的書籍可能會變得稀少而珍貴,漫畫要挑戰藝術的價值,還是無法完全鄙棄傳統的書面出版。
【舊酒裝新瓶的重要意義】
境況逐漸復甦的漫威,開始著手將漫畫給編為電影的計畫。在漫威依然處於氣氛低靡的情況下,《刀鋒戰士》以及《夜魔俠》等漫畫被改編成電影,票房反應還不錯,從此得知漫畫迷還沒有放棄對於英雄電影的期待。之後福斯電影公司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《X戰警》第一部改編電影,同年漫威也重新審視了自己過去創作所有的漫畫作品,大部分的作品發展的年代相當久遠,整個設定長達七十年之多,所以故事的歷史也相當複雜而龐大。為了讓新的讀者能盡快認識英雄人物而不用特地從第一集看起,所以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漫威終極系列(Ultimate Marvel)的漫畫,為每個英雄人物創造新的世界觀,也加入了一些當代的思維。
舊瓶裝新酒,有時是一種必須重視的思維。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必定會捲返大海,但可以讓自己成為另外一波新浪再朝前方湧進。漫威雖然有龐大的漫畫系列,但過於繁雜的故事線很難讓新讀者願意嘗試追本溯源,於是創造了終極系列來加入當代的一些價值觀,讓故事更有當代性。而這也間接助力於漫威電影的發展,終極系列找了電影的編劇來撰寫劇本,所以帶有一些電影感,或許也有助於漫威英雄電影的劇情發展,讓未來的漫威英雄電影兼蓄了經典與新朝代的風格。
這樣的編制方式讓我回想日本歷史悠遠的《機動戰士:鋼彈》,除了有相當經典的0079系列之外,後續還為了新觀眾群設定了各種不同的世界觀,以符合不同年齡層級的喜好,而除了這些後續推出的新系列之外,自1979年開始的0079系列到最近還有繼續發展新的故事,甚至用新技術重製的方式將過去的故事重新詮釋一遍,讓舊世代的回憶繼續展現新的生命力,因此喜愛鋼彈的不同世代就有豐富的話題可以交流。
漫威在當年因為境況潦倒,所以將很多版權賣斷給其他的電影公司,當他們開始要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時,只能再找出版權還在手上的漫畫人物,而這些人物還不一定具有高知名度。例如「漫威宇宙」的第一部作品《鋼鐵人》,當年漫畫作品的知名度就不怎麼響亮,但也因此漫威有很大的空間去嘗試東尼史塔克這個角色,電影中史塔克說的台詞比穿鋼鐵裝的畫面還多,但電影有許多隨興而自由的創作,這是後期漫威宇宙電影系列愈來愈難見的風格。
因為無法靠已具備高知名度的角色製作電影,反而讓漫威有機會去挖掘鮮為人知的角色魅力,被冷落的人物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。除了鋼鐵人之外,後來的《星際異攻隊》與《蟻人》等名聲不顯赫的漫畫人物,在結構逐漸僵化地漫威電影宇宙中適時增添了一些活水,讓整個系列保持了一點原創性的空間。
【紐約:英雄的故鄉】
漫威英雄電影背景時常不脫離紐約,其實這是有典故的。漫威旗下大部分的漫畫家都生活在紐約,因為對於生活圈的熟悉,所以漫畫中對於紐約的描寫就相當有說服力了,或許連說話的方式也都不自覺地流露於漫畫人物的台詞之中。這種強烈的地緣關係,是我未曾加以注意到的部分。創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就是對於現實生活環境的體驗與觀察,例如沒有去過美國的台灣漫畫家,描繪紐約的故事一定會產生明顯的疏離感;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活過的美國人,也只能懵懂的在漫畫人物身上增添一些顯眼的符號象徵,縱然有出現壽司跟武士刀,但還是難掩欲蓋彌彰的生疏揣測。
經典電影動畫《攻殼機動隊》的製作人曾經闡述過,他們製作動畫時就決定將背景設定在近在眼前的東方世界,而不是高樓林立的西方國家,因為東方的文化事物對日本人來說是比較熟悉的,所以能製作出吸引西方人的異國情調。漫威強烈的地緣關係也是相當類似的概念,對於這些食衣住行都緊依著紐約的創作者來說,絕對能描繪出頗具說服力的紐約現象,甚至還能帶入紐約發生的重大時事,例如當年的911慘案便被加入了蜘蛛人的漫畫裡。若對長久居住的城市投入情感,那麼城市的形象也能鮮明的躍然紙上,同樣是創作英雄漫畫的DC出版社就欠缺了這樣的環境,或許漫威搬到了西岸還是能繼續創作英雄漫畫,但其中對於家鄉紐約的描寫可能就此逐漸變調。
【情感:一切成功的基礎】
情感緊依真實而生,真實緊依情感而日久彌新,綜觀紀錄片裡的內容講述了很多這樣的道理。你若對於讀者有設身處地著想的情感,就會找到新舊讀者共同的心願,為經典的英雄賦予新生命,也吸引新讀者來嘗試加入英雄漫畫的大家庭;藝術的價值也是因留戀過去時代美好的情感而生,那些被別人急著拋棄的事物,被一些人謹慎收藏成為珍貴的回憶;因為居住紐約日久生情,漫畫家筆下的紐約也同樣富有真實性。
漫威之所以曾經失敗,是因為曾經被不熱愛漫畫的企業家掌管,因此塌陷的一蹋糊塗,但自從漫威重新審視原先的核心價值之後,才又逐漸走向復興的甦醒道路,並讓創作變得更加大眾化,讓未曾看過漫畫的民眾也能理解這個巨大的世界觀。雖然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高喊情感的重要性,而去忽略了企業經營必須具備的務實思維,但有情感作為一切的基礎,商業的經營有了更多的故事性,更能吸引既有與潛在的顧客。到頭來所有的商業都在「賣故事」,但這個故事能否動人,就端看領導人是否透析過這個世界。
【國內文創的反思】
最後老爹想要稍微抒發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的反思。看完這支紀錄片之後,筆者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日本,動畫與電影的產業發達都要根基於昌盛的紙本娛樂產業,例如漫畫或是小說等類型的作品,有了豐富的文本作品作為基礎,就能發展更完整的影視產業。
若檢視目前好萊塢前二十名的電影票房排名,會發現很多作品都有原作作為改編,除了詹姆斯卡麥隆導演穩坐冠亞軍寶座外,其餘的如哈利波特、復仇者聯盟、鋼鐵人3、侏羅紀世界、魔戒三部曲:王者歸來、007、黑暗騎士以及變形金剛等作品,很多是改編自漫畫或小說的作品。當年宮崎駿向上層提交《風之谷》動畫的企劃案時被打了回票,原因在於「缺乏漫畫原作」作為改編的基礎,因此高層並不放心製作,宮崎駿因而開始在報紙上連載起《風之谷》的漫畫,高層才願意進行動畫的製作。
台灣當前很多動畫前輩在憂心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但其實無論是台灣的漫畫家或是通俗小說的作家,已經創作了許多屬於台灣而且適合改編的作品,只是目前紙本形式的創意產業缺乏臨門一腳的整合能力。然而很多動畫導演前輩似乎很少注意到這個區塊,他們比較不會在意每年書展是哪位作家的簽名會大排長龍,再加上他們心目中動畫只限於低年齡層的想法沒有改變,不敢輕易地上修尺度,所以還是無法輕易突破那道長久的障礙。當年美國DC之所以能擴增客群,就是將英雄漫畫從青少年讀物,擴大到成年人的市場群,我覺得美國英雄漫畫與電影連結的經驗,是值得讓台灣借鏡的。
詹姆斯 卡 麥 隆 紀錄片 在 [問卦] 鐵達尼號導演曾33次到過鐵達尼沉船點? -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